一级二级三级无码视频_亚洲永久无码免费视频_亚洲A欧美a日韩综合_超碰97人人做人人爱国产

發(fā)新帖

【客家建筑】興寧人的文化遺產(chǎn)興寧學宮詳述

小明 2015-11-9 11:16:38      0 3602
收藏

學宮,古稱文廟,民國以后改稱孔廟。興 寧學宮坐落于興寧城南司前街興民中學內(nèi)。興寧學宮始建于何時,元代以前無考。南宋嘉定年間(1208—1224),在縣東百步建有宣圣廟。明洪武二年 (1369),縣治遷至現(xiàn)址;四年,縣丞劉昭輔肇創(chuàng)學宮于縣東南。明成化十八年(1482),巡按御史徐瑁從士子之請改建學宮于今址,此后歷經(jīng)重建和擴 建。萬歷十四年(1602),知縣史懋文改建尊經(jīng)閣于大成殿北,明代大文學家、戲劇家湯顯祖應史懋文之請撰寫《惠州府興寧縣重建尊經(jīng)閣碑》。清朝有七代皇 帝(康熙、雍正、乾隆、嘉慶、道光、咸豐、同治)御書匾額,懸掛于大成殿內(nèi)。現(xiàn)存古建筑有大成門、大成殿、東西廡、泮池、欞星門。


        興寧學宮是興寧文化教育源遠流長的象征。興 寧自東晉咸和六年(公元331)建縣至今,已有1700多年歷史。興寧素有文化之鄉(xiāng)稱譽,興寧學宮便是其中一個光輝的象征。學宮是封建科舉時代各級地方政 府的官辦學校,興寧學宮就是興寧縣的官辦學校。歷史悠久的興寧學宮對興寧文化教育發(fā)展的推動,起著極其關鍵的重要作用。興寧學宮繼承和傳播民族文化,開發(fā) 民智,使興寧成為文化之鄉(xiāng),功不可沒。據(jù)史籍記載,自宋出探花羅孟郊以來,興寧共出進士20人,舉人140人,舉人副榜28人,武進士10人,武舉80 人。他們的功名、業(yè)績均與學宮有密切的聯(lián)系。


        興寧學宮是興寧新學的策源地。清 光緒二十九年(1903),先賢創(chuàng)辦了興民學堂,著名教育家、愛國詩人、抗日英雄丘逢甲為首任校長,開興寧新學先河。宣統(tǒng)元年(1909),興寧官立公學 堂遷入興寧學宮。1912年改為縣立中學。1929年,興民中學、縣立中學和高級中學三校合并為縣立第一中學,校本部設在興寧學宮。1956年,興寧一中 遷至青眼塘后,以興寧學宮復辦興民中學。100多年來,以興寧學宮為校址的興寧一中、興民中學,培養(yǎng)了萬千國家棟梁和社會精英,提高了興寧民眾的整體素 質。作為文化之鄉(xiāng)象征的興寧學宮,見證了興寧現(xiàn)代教育的發(fā)展;興寧學宮所蘊含的崇文重教的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和尊師重道的人文精神,更是哺育、激勵了興寧子弟發(fā)憤圖 強,人才輩出。據(jù)不完全統(tǒng)計,現(xiàn)活躍在祖國各條戰(zhàn)線的興寧籍專家、教授達3000多人,其中博士生導師60多名,大學校長45人。其他人才更是不計其數(shù)。


        興寧學宮是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、興寧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。興 寧學宮是粵東北地區(qū)保存最完好、結構最全、建筑面積最大的學宮。1962年,省文物負責同志考察興寧學宮,人為建筑藝術一流,民族風格濃郁,人文底蘊深 厚,且保存較好,故定為“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”。學宮從重建至今100多年來,幾經(jīng)修葺。上世紀80年代中期,重修了戟門和大成殿,并先后重建了先賢樓、 文峰書院和尊經(jīng)閣等。2007年,為及時保護學宮這一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(chǎn),使這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在興寧的精神文化建設中永放光輝,興寧市委、市政府決定 對興寧學宮進行全面修復。修復的項目主要是欞星門、泮池、大成門、東西廡及大成殿,其中欞星門、泮池、大成殿為保護性修復,大成門、東西廡為復原設計修 復。工程總投資500多萬元。經(jīng)過近一年的施工,興寧學宮維修工程于2008年10月竣工。維修后的學宮修舊如舊,典雅壯觀。


        興寧學宮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(tǒng)。1925年,周恩來率領黃埔軍校學生東征時曾把司令部設在大成殿內(nèi)?,F(xiàn)在興寧學宮已成為興寧市城區(qū)中小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。



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,請打賞支持一下!


最新回復 (0)
你還未登錄!不能查看回復?。?點擊登錄
游客
1
登錄
返回